第230章 夏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家族内的留北支子弟皆不满江南嫡族的遥控指挥,不满他们只是一个资产管理者,而不是做这些庞大家产职业管理人。于是,留北支子弟开始推动燕国举国南征,慕容隽意外病活,慕容隽死后,燕国政坛开始出现严重的内斗,国力迅速衰败,这些士族留北支庶子们开始转而投靠苻坚,先助苻坚统一北方,尔后助苻坚以一百一十九万兵马进行南征。

    表面上这是慕容隽和苻坚二人野心勃勃,妄图统一天下,结束天下纷争。事实上都是由留北支子弟推动的,他们就是想通过战争,获得家族的绝对控制权。重掌北方财富、田地和宅院的所有权。

    当然士族门阀的嫡系子弟同样看不上这些庶子,所以在淝水之战时,东晋朝廷所有门阀皆团结了起来,一致对外。在战场上是谢玄、谢安叔侄主导的,而战场之外,则是由士族子弟侦察情报、收买、策反氐秦将领、官员。历史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事实上仅凭朱序一句“前线军队败了”就引发百万大军全面溃败,大家以为这真的可能吗?

    当然,东晋朝廷中对于近年来留北支渐渐反抗是相当不满的,否则也不会不惜代价推动一系列北伐。

    从永和五年。东晋以褚裒(chupou,褚蒜子之父)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徐、兖、青、扬、豫五州军事。褚裒率领三万人马,前进到彭城(今徐州)。

    永和六年,任命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徐、兖、青、扬、豫五州军事进行北伐。北伐失利后,

    永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率领五万兵马北伐。北伐再次失利。

    永和八年,殷浩北伐,进攻许昌。

    永和九年,殷浩率领八万人马大举北伐,正遇张遇反叛,谢尚又遭大败,只好退回寿阳。再次失利。


    永和十年,桓温北伐,前期桓温进展顺利,直接攻打到了关中长安城外。然而恰逢江西(不是现今的江西省,而是指东西流向的长江段以西的土地,大约是安徽一带)流民郭敞等上千人劫持了陈留内史刘仕,归附了姚襄。威胁建康,所以东晋朝廷为调集兵马防备郭敞与姚襄,所以减少了原本供给你桓温的物资,桓温因后断物资匮乏,恰逢王猛进言苻坚采取坚壁清野之计,桓温北伐失败。

    永和十二年,桓温二次北伐,取得全胜收复洛阳。

    升平三年,谢万北伐。事实上东晋朝廷在永和五年至升平三年这短短十年时间内举行了八次北伐,这种北伐态度绝对算不上朝廷不作为。当然东晋朝廷北伐的目的不纯,毕竟留北支子弟,也是他们家族内部的孩子,当孩子不听话,大人会打几下,但是绝对不会下死手,每次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东晋朝廷的北伐,说穿了就是因为南北双方士族与庶族的权力、利益争夺。

    王述继续说道:“我们与燕国是国仇,是大恨,当然国事之前,不论恩仇。若让慕容隽吞并了高敬宗,下一步他就会南下!所以咱们眼下不仅不能出兵攻打高敬宗,而且还需要全力扶持高敬宗作为唇防!”

    褚蒜子虽然是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不过更是一个女人,她想得最多的还是她的儿子。高敬宗之名,她恐怕比任何一个朝廷大臣听得最多,也知道最多。高敬宗不仅仅是东晋朝廷的河南义民都督,更是谪仙神医。如果可以让高敬宗医治顽疾,别说扶持高敬宗,就算是封高敬宗一个公侯爵位,她也绝不吝啬。

    褚蒜子道:“不知眼下,朝廷该如何支援高都督?”

    高敬宗,高都督只是一个名号上的区域,对于官场中人而言,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号。众臣一听褚蒜子称高敬宗为高都督,这就是代表褚蒜子是认可了桓温册封的这个河南义民都督的称呼。

    “启禀太后,老臣以为!”王述会意便出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今高都督不过是一介白身,号称北地流民勉强尚可,若是令诸豪门施以援手,恐怕差强人意……”

    褚蒜子想了想道:“下邑如今业已被高都督攻下,哀家就做个流水人情,改下邑为夏邑侯国,册封高敬宗为夏邑



第230章 夏侯  
相关:  大魏武神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盛唐太师  我在明末有套房  大魏霸主  盛唐血刃    都市夜战魔法少男  末日崛起  都市之兵王归来  道界天下  布莱肯林场  
搜"东晋无敌铁军"
360搜"东晋无敌铁军"
语言选择